当前位置:首页 > 潮州文化 > 正文内容

多彩非遗魅力潮州|飞针走线绣出千年风雅

近期,央视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广东篇》在我市拍摄,潮州非遗大放异彩、备受各界瞩目。潮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47项、市级非遗项目139项,非遗灿若星辰,名师巧匠辈出。即日起,我们推出《多彩非遗 魅力潮州》系列报道,聚焦“潮味”十足、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潮州非遗的新风采、新活力,敬请关注。

飞针走线 绣出千年风雅

——《多彩非遗 魅力潮州》系列报道

“针穿五色绒共线,绣出麟毛千万般”。潮绣,传承千年,绣法百变,它所展现的独特技艺,所绣制的风土万物,既是岭南的,也是潮州的,既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随着时代发展,潮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金龙鱼,潮绣最流行的作品之一,也是立体双面绣的代表之作,采用独特的垫高钉金绣法,呈现片片鱼鳞闪闪发亮的艺术效果,在飘逸水草的映衬下,更显立体生动,宛如在水中畅游。

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孙庆先:作品2005年开始首创,到现在一直不停地创作,包括技艺也好、色彩也好、配色、动态,都是不停地创新改革,所以越做越好。金龙鱼主要的工艺是钉金线,在钉针的时候要精准,它的厚度是一公分多,最高可以达到两公分,所以这根针从开始到上来是会变形的,所以你如果没有达到非常熟练的技艺,是没办法钉针的。

潮绣始于唐朝,盛于明清,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主要流派,以绣艺精美细致、构图均衡饱满、色彩亮丽又具立体感而著称,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漫长岁月中,潮绣匠人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

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孙庆先: 以前大部分是祠堂庙宇这些东西,现在做的是家庭装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做家庭装饰。以前就是做花鸟、龙凤、宝鼎比较传统的东西比较多,现在做得非常现代化。每一天都会画潮绣稿,不停地画不停地创新,做一些新的作品出来。

眼下正是荔枝成熟的季节,孙庆先设计创作的潮绣作品《大吉大利》也即将完工。荔枝缀满枝头,颗颗红亮诱人,鸟儿欢鸣,群鸡觅食,动静结合,意趣盎然,彰显浓郁的岭南风情。

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孙庆先:小鸡五只寓意五子登科,荔枝上面有一些鸟窃窃私语,在飞翔。我们现在在做潮绣,主要是配色很重要,几只鸡里面的颜色是一百多种颜色,一条鸡毛里面就有几十种颜色,所以一针一线做出来难度很大。

正是一代又一代潮绣艺人的不懈努力,潮绣这门“针尖上的艺术”,风雅千年,惊艳世界,越来越火,越来越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潮州信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zyes.com/31535.html

“多彩非遗魅力潮州|飞针走线绣出千年风雅” 的相关文章

铁枝木偶走进校园

前天,潮安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枝木偶走进金石中学,为学生们献演精彩剧目。据了解,这是由潮安区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组成的“宣传文化服务团队”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首站。随后,该团队还将组织金石铁枝木偶、大吴泥塑与书画等方面人才,利用节假日时间,常年、定期开展送戏下乡和到校园开展技艺传承、培...

潮州非遗项目惊艳文博会

   记者日前从市文广新局获悉,我市组团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期间2件作品荣获“中华工艺美术精品奖”;6件作品获得“中华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奖”,其中金奖3件,铜奖3件。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我市精心组织潮绣、潮州木雕、潮州枫溪瓷烧制技艺、潮州麦秆剪贴画、枫溪手拉朱泥壶...

叶选宁书法作品在潮州展出

新闻视频239&id=829672&page=1&star=1叶选宁书法作品在潮州展出叶选宁作品展23日起在市区上善堂文化交流中心展出。叶选宁,广东梅县人。叶剑英元帅之子。1960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电子工程系。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任解放军总政治部联...

初秋食材:可盐可甜美味养生

初秋时节,夏的余热与秋的凉意交织,空气中弥漫着季节更迭的微妙气息。此时养生,需如细雨润物,既清热解暑,又润燥养肺,方能在季节的交替中,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和谐。值此之际,一些食材悄然登上餐桌的舞台。记者采访了潮州菜高级技师陈俊生,看看这些食材如何“可盐可甜”。它们,或许不起眼,却在厨师的巧手下,化平凡为...

潮州菜的传承与创新

因时施膳 彰显潮味潮州菜的传承与创新近年来,潮州菜风生水起,潮州市区每天的外地游客人流如鲫,在各个精致的餐饮美食榜单里,潮州菜也佳音频传,许多餐饮同行和食客、博主也纷纷到潮州来寻味、打卡,潮州菜已不仅是本地人民的独享,更成为全国吃货、游客的挚爱。龙凤争艳潮州菜是世界美食之林里的一朵绽放异彩的奇葩。它...

“乒乓”粿

□ 林树顺小年过后,时不时都会被轰!轰如爆雷声惊醒。我赶紧从暖和的被窝里爬了起来,穿好衣服,很多时候都是来不及穿上后跟有点见底的靴子,光着脚丫就往爆炸声的方向冲去。到了围屋外的晒谷埕,在汽油灯下,看到一个光着膀子的人正在操作着那只会爆炸的滾筒,现在的水泥灌装车是不是模仿了它?不得而知!还看到几个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