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潮州文化 > 正文内容

关于潮州美食攻略

1、腐乳饼

关于腐乳饼的起源有个传说,昔年有一位高明的师傅,因愤于老板无情义,离店前夕,暗将厨房里的腐乳、酒、大蒜等物料乱混于大缸里的饼馅中,老板心痛不忍将其扔掉,制成饼,想不到却形成一种特殊的美味,受到顾客的欢迎,而有了腐乳饼。这是传说,不一定可信,但这种饼食历史悠久,本世纪四十年代,潮州林权记号的腐乳饼便出名了。

2、鸭母捻

潮州传统名小食,首创于清代初年,类似于北方的汤圆,但潮州叫“鸭母捻”其实是取它的形状像母鸭在水上漂浮游荡的意思。

3、笋粿

潮州地区盛产竹笋,而且特别清嫩,笋粿这种民间小吃就是以竹笋为主要原料,加入猪肉、香菇、虾米,调进盐、味精、胡椒粉、蒜蓉等,然后包在用大米磨成的粉特制的粿皮中。蒸熟即可进食,也可蒸熟后再煎至两面金黄,食用时蘸浙醋,十分开胃。

4、咸水粿

咸水粿相传在潮州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形状小巧玲珑,像只厚厚的小碟,很洁净的`白色,中间有个凹下去的地方,可以盛着加了辣椒酱、蒜蓉一起爆香过的潮州特产菜脯粒。冷冷的粿加上热热的菜脯,交织出特别的口感,粿滑润柔软,菜脯味芬芳咸香。

5、韭菜粿

粿皮跟笋粿是一样的,只是里面包的馅不同,韭菜粿包的是韭菜和花生仁。同样是用蒸笼蒸熟,再刷上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吃起来更加香甜润滑,还有浓浓的韭菜香味。

6、猪脚圈

一种油炸的粿类小食,香脆可口,很受小孩子的喜爱。炸猪脚圈的工具很特别,需要一个特制的器皿装原料,炸出来才能成两三厘米高的圆柱形,因为像是从猪蹄上切下来的形状,所以人们美其名曰“猪脚圈”。猪脚圈主料是粳米粉和木薯粉加水调成的粉浆,里面是芋头丁、黄豆、生葱珠、五香粉等。

7、粿汁

此“粿汁”非彼“果汁”,虽然读音相同,但实质相差太远了。粿汁是用米浆放在平底锅上煎熟烤干而成的,切成三角形的小块,放在沸水中煮,简单地调入精盐、糯米粉浆即成。

8、糕烧

“糕烧”是潮州制作甜食最传统的一种烹调方法。为什么会叫“糕烧”这么奇怪呢?其实“糕”在潮州话中有液体浓度高的意思,所以“糕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香滑浓稠,不应该有过多的水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潮州信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zyes.com/36863.html

“关于潮州美食攻略” 的相关文章

广济桥启闭仪式昨举行潮州大锣鼓等非遗表演助阵

图为广济桥启闭仪式上的潮州大锣鼓表演。昨天上午,潮州广济桥启闭仪式在一片锣鼓声中拉开帷幕。本次启闭仪式过程中融入了潮州大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充分展现了潮州独特的民俗文化。昨天上午9时许,在潮州大锣鼓声中,启闭仪式正式拉开序幕,雄壮粗犷的大锣鼓声和优美悠扬的管弦乐声此起彼伏,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潮州嵌瓷博物馆馆长卢芝高:让嵌瓷艺术发扬光大

近段时间来,有机会去广东省美术馆参观的人,一踏入该馆都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一个长12米、宽1.4米、高2米的潮州祠堂大屋顶被“搬进”了该馆大堂,整个屋顶装饰全部嵌瓷制作,屋顶中间是“双凤朝牡丹”,两旁“花鸟”为簇,屋顶前沿还有戏曲人物故事,整个屋顶色彩绚丽、风格独特。这一作品的创作者,正是国家级非...

潮州非遗项目惊艳文博会

   记者日前从市文广新局获悉,我市组团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期间2件作品荣获“中华工艺美术精品奖”;6件作品获得“中华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奖”,其中金奖3件,铜奖3件。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我市精心组织潮绣、潮州木雕、潮州枫溪瓷烧制技艺、潮州麦秆剪贴画、枫溪手拉朱泥壶...

柴寿武金竹国画精品展在市区展出

 新闻视频239&id=806156&page=1&star=1柴寿武金竹国画精品展在市区展出7日上午,“流金溢彩——柴寿武金竹国画精品展”在市国品堂文化交流中心展出。柴寿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柴寿武对竹情有独钟,首创的“金竹画法”,在继承中华书画艺术...

广东邮政第二届生肖文化节潮州集邮展览举行

前天上午,广东邮政第二届生肖文化节潮州集邮展览在市人民广场文化长廊开幕,共展出120框邮集,是历次邮展中参展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据了解,此次展览由市集邮协会主办,为期2天。本次展览征集了全市集邮爱好者中58部共120框邮集,除了生肖邮集类的展品外,还有传统邮集类、邮集历史类、邮政用品类、极限集...

聚焦民工回家《回家》捧回大奖

 赵时进获金奖作品《硬座车厢——凌晨》。凌晨时分,一节熙熙攘攘的火车车厢里,一位穿着工服的男子站在椅背旁,双手叠放在上面,头趴在手上打着盹,背上的婴儿正酣然入睡……这是我市摄影家赵时进摄影作品《硬座车厢——凌晨》的场景,这作品获得了中国第十五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纪录类金奖。日前,赵时进坐在沙发上,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