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潮州文化 > 正文内容

青石板路

□ 彭思佳

凡是历史悠久的路,都有一块青石板的标记。所谓滴水穿石,是一颗石与无数的水,声声慢,声声吟,记得岁月轻轻路过的声音。

那串声音,祖母听过,我祖母的婆婆也听过,缠过小脚的老祖婆婆也听过。她们到最后总是说啊,人这一辈子,就是一滴水,从天上落到了人间,再在人间,变成了这一声“滴咚”的声音,有轻轻的回音。

可能很多人,还来不及倾听滴水穿石的声音。

站在屋檐下,很多时候我想把滴水穿石的声音收集起来,用时间盛装起来,又总是离去匆匆,一路遗落。

门口上的石墩,只是一颗乱石,坐着坐着,就发光了,就变成了一个凳子的模样。

祖祖辈辈是多么热爱那些石墩,石块,石板路,连荒山野岭的石板路,也走得发出岁月如歌的光来!

每一块石板,沉下去了多少的时间,我一块也捞不起来。我只知道,那些青石板路,我爷爷走过,我爷爷的爷爷也走过。一代代人走过来,一条条路沉下去,叠起来。

我们走累了,随便坐在一颗石上,歇一歇,抬头看看天,看看云,看看风吹草动,看看群山和远方一样远,心旷神怡,山阔天空。

那时间,世界在眼里,星月在眼里,脚下的路也在眼里。所有的事,万事万物皆有了灵气,斑驳陆离,藏匿于岁月的无声处。满眼都是诗意与诗意的地方。

常常看见祖母们从青石板巷子口走过来,碎碎的小花步子,款款地移过来,阳光慢慢地挪开去。她们的影子,在光影交错中,如梦似幻。

看见祖父们汗流浃背,披着小布卦子,挑米回来,挑柴回来,挑水回来,生活里,所有的东西,都用肩膀挑回来,换回来。每一样东西,都是汗水的见证。他们没有一路的号子,只有担子重了的“嗨嗨”的加油声。

那些声响,像滴水穿石一样,穿透了心灵!

从时光深处,款款走过来的,是无数的时光掠影,我捕捉到了的,是祖祖辈辈走过去的声音,却无法听出,祖祖辈辈,喊着激越的号子,是回响之杖。叩击心门。

那是他们对我无声无息的庇佑。

青石板路,是一串渐行渐远的路,也是一串渐行渐远的背影。

每一块石头,都是岁月的一面镜子,照见了心灵的歌词,时光飞逝,岁月却不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潮州信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zyes.com/31995.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在房顶上

下一篇:秋色苍古

“青石板路” 的相关文章

生肖紫砂茶壶“勇者马”夺得金奖

在上月初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由我市张瑞端与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春雷设计创作的紫砂壶作品“勇者马”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金奖,成为了很多工艺爱好者竞相收藏的一款作品。一块简单的紫砂泥如何变成这样一件精致完美的艺术品呢?这当然离不开创作者的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和反复修改了。...

叶选宁书法作品在潮州展出

新闻视频239&id=829672&page=1&star=1叶选宁书法作品在潮州展出叶选宁作品展23日起在市区上善堂文化交流中心展出。叶选宁,广东梅县人。叶剑英元帅之子。1960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电子工程系。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任解放军总政治部联...

潮州菜的传承与创新

因时施膳 彰显潮味潮州菜的传承与创新近年来,潮州菜风生水起,潮州市区每天的外地游客人流如鲫,在各个精致的餐饮美食榜单里,潮州菜也佳音频传,许多餐饮同行和食客、博主也纷纷到潮州来寻味、打卡,潮州菜已不仅是本地人民的独享,更成为全国吃货、游客的挚爱。龙凤争艳潮州菜是世界美食之林里的一朵绽放异彩的奇葩。它...

春暖菜篮丰叶菜正当时

民以食为天。食鱼食肉,也须菜“甲(配搭)”。讲究烹饪的潮人,大都懂得这个道理。现而今,正当春暖季节,各种新鲜的蔬菜都可以在市场上找到。市民的餐桌,内容顿时更显丰富了。尤其是叶类蔬菜,更是英雄大有用武之地。简单烹制,就是一桌舌尖上的美味。猪肝枸杞菜汤春天到了,正是肝气旺盛升发的时候,顺应天时变化,适时...

三饶饺:神仙的点心

□ 张南山饺的种类五花八门,品味各领风骚,然而当它前面被冠以“三饶”二字,情况就不一样了。舌尖上的“三饶饺”,就连在广州、深圳都能随便吃到,更不用说潮州了。三饶曾经是饶平475年县治所在地,景点遍布,美食飘香,三饶饺便是众多美味中的佼佼者。皮薄馅多、汤甜肉香、小巧玲珑、香气扑鼻。最佳品尝时间是早上十...

生枯柏历□曾楚楠

无中生有、挑起摩擦、事端的行为,潮语称为“生枯柏历”。看似粗鄙,老土,实则很古且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先说“枯历”:古代人始死,立木于庭中,上面横架一木如门,叫做“重”(在木主即神主牌未及雕制之前代以受祭的木)。横木下悬鬲(亦称“历”,类似砂锅的炊具),中盛粥,谓为死者神所凭依之物,葬后始改用木主。亦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