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魅力潮州|飞针走线绣出千年风雅
近期,央视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广东篇》在我市拍摄,潮州非遗大放异彩、备受各界瞩目。潮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47项、市级非遗项目139项,非遗灿若星辰,名师巧匠辈出。即日起,我们推出《多彩非遗 魅力潮州》系列报道,聚焦“潮味”十足、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潮州非遗的新风采、新活力,敬请关注。
飞针走线 绣出千年风雅
——《多彩非遗 魅力潮州》系列报道
“针穿五色绒共线,绣出麟毛千万般”。潮绣,传承千年,绣法百变,它所展现的独特技艺,所绣制的风土万物,既是岭南的,也是潮州的,既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随着时代发展,潮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金龙鱼,潮绣最流行的作品之一,也是立体双面绣的代表之作,采用独特的垫高钉金绣法,呈现片片鱼鳞闪闪发亮的艺术效果,在飘逸水草的映衬下,更显立体生动,宛如在水中畅游。
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孙庆先:作品2005年开始首创,到现在一直不停地创作,包括技艺也好、色彩也好、配色、动态,都是不停地创新改革,所以越做越好。金龙鱼主要的工艺是钉金线,在钉针的时候要精准,它的厚度是一公分多,最高可以达到两公分,所以这根针从开始到上来是会变形的,所以你如果没有达到非常熟练的技艺,是没办法钉针的。
潮绣始于唐朝,盛于明清,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主要流派,以绣艺精美细致、构图均衡饱满、色彩亮丽又具立体感而著称,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漫长岁月中,潮绣匠人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
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孙庆先: 以前大部分是祠堂庙宇这些东西,现在做的是家庭装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做家庭装饰。以前就是做花鸟、龙凤、宝鼎比较传统的东西比较多,现在做得非常现代化。每一天都会画潮绣稿,不停地画不停地创新,做一些新的作品出来。
眼下正是荔枝成熟的季节,孙庆先设计创作的潮绣作品《大吉大利》也即将完工。荔枝缀满枝头,颗颗红亮诱人,鸟儿欢鸣,群鸡觅食,动静结合,意趣盎然,彰显浓郁的岭南风情。
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孙庆先:小鸡五只寓意五子登科,荔枝上面有一些鸟窃窃私语,在飞翔。我们现在在做潮绣,主要是配色很重要,几只鸡里面的颜色是一百多种颜色,一条鸡毛里面就有几十种颜色,所以一针一线做出来难度很大。
正是一代又一代潮绣艺人的不懈努力,潮绣这门“针尖上的艺术”,风雅千年,惊艳世界,越来越火,越来越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