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人依旧

□ 许冬林这么多年,我一直好奇卷帘人的身份。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销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里,那个卷帘人,身影朦胧,台词清浅。那个人,真是那一个懵懂不知春将去的小丫环吗?那个人,来唤清照起床,我怎么觉得分明是妈妈。这个世上,好...

寻一抹书香

□ 徐超最喜欢作家柳青这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我对此深表赞同。但是,除了人生中这紧要的几步外,我认为,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我应还有这一步,那就是寻那一抹书香。现在想来,我与书结缘,并且真正开始喜欢上阅读的时候, 差不多是从初中开始的。记得那时,有一...

喜欢真性情的苏东坡

上学时,喜欢读苏东坡的诗词,豪迈刚健,放纵不羁,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极具阳刚之美。读起来感觉大气,解气,回肠荡气。上班后,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苏东坡这个真性情的人。喜欢苏东坡的豁达。苏东坡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数次遭人陷害算计,数次被贬,数次复出,始终处于政治风暴...

“庙堂音乐”漫议

1995.8版的《潮州市志》第二十编[音乐]中说:“潮州庙堂音乐,是从潮汕民间礼佛课诵的法曲中,单独取出曲调部分进行演奏、变奏的管弦乐演奏形式。”“潮州庙堂音乐曲调来自潮汕释俗间流传的佛事法曲,分‘香花板’和‘禅和板’二种,在面佛诵唱时,先由经师领唱而众人和之,一曲紧接一曲,反复数遍。”“新中国成立...

慢煮生活

以前大学文学课上,老师说,旧时宫女和外面的书生通信,是用一种很原始的方法:书生在水的上游,在树叶上写好东西,把叶子放入水中,让叶子随水漂到下游,而宫女则等在水的下游,等待这片叶子,宫女看完书信,把回信写在叶子上,书生又赶往另一个下游去等待回信。当时女生听了无不一脸陶醉样,感觉很浪漫,有一种默契,有一...

文气兴廓里蕴育人

拆除乱搭乱建后改造成长翁公祠。□ 黄珊娜文里村,久闻大名。每当潮州市有重大的活动,总会听闻文里村派出舞狮,英歌舞,舞龙,鲤鱼舞,麒麟舞等团队参加,对其十分感兴趣。五一节假期终于有个机缘,第一次走进文里村,亲身感受这个已有千年历史的大村落丰厚的历史底蕴以及其在乡村大振兴的潮流中焕发的新风采。文里村早在...

彩云里的白帝城

白帝城山门说起白帝城,人们马上会想起李白。一首诗,为一座城千古留名,或许,不是唯一,但一定是影响最大的。白帝城里有白帝庙,在游轮上,有团友问白帝城的白帝庙是纪念谁?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李白。白是李白,因为李白的诗至高无上,所以尊称之为帝。”他说得头头是道,旁人听后会心一笑。但我想,对白帝庙的...

外公的李树园

外公离开我已经十年有余了,我之所以有今天,应该感谢在他老人家李树园里度过的那些时光。我是家里的第一个长孙女,一周岁多时候,有一次我中午睡着了,妈妈把门锁了,就去田里挖地瓜,不曾想我醒来后找不到妈妈,爬到二楼阳台,摔了下来,万幸的是,没摔出意外伤。外公知道后,就让妈妈外出干农活时把我放到他那里。我很开...

?芭蕉叶上风雨声

夏天,天太热的时候,总是盼望能下一场大雨,雨后,天气便凉爽了许多。雨中无事,独自倚在门前,或是坐在窗内,静静地看雨、听雨,都是我极喜欢做的事情。雨下得大了,窗外雨线迷茫,地上、树上、屋檐上,雨点跳跃,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仿佛就要进入混沌一般。好在这样的暴雨时间都不会太长,大概是老天也没有那样大的蓄积...

少司马坊

少司马坊 郑鹏 作乾隆《潮州府志·坊表》:“少司马坊,在大街。为兵部侍郎总督宣大等处翁万达建。”翁万达(1498-1552),字仁夫,号东涯,明揭阳鮀江里举登村(今属汕头金平区鮀江街道)人。嘉靖五年(1526)登进士,从政从军长达26个春秋,而戎马生涯就达16年之久。在明代,“北虏”(蒙古族)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