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舞清秋

□ 王蕙利旧时的乡间,河沿沟沿上都长满了芦苇。毫不夸张地说,它们伴随着我的成长。芦苇的美,在一年四季,各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气象。就当春寒料峭的春天,各种绿色生命竞相挤出泥土,透出水面之时,那在河边自生自灭,一岁一枯荣的芦苇也在根部孕育着新的生命。经一场又一场春雨的过滤后,靛青带红的芦苇芽,便迫不及待地...

有一个湖——观《长津湖》有感

□ 林贤荣有一个湖叫长津湖它是一个英雄的湖也是一个正义的湖为了下一代人不再打仗有千千万万的志愿军战士在这湖里流血或在这湖里长眠有一种冰雕叫冰雕连它是最晶莹最坚硬的冰雕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冰雕为了和平你们在零下40℃雪中卧了三天三夜紧握手中枪,目视正前方把自己雕成一座座冰雕...

写给孙老师

□ 洪少华2021年10月 8日,是我读初二时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孙威琳逝世六周年的纪念日,谨以此文表达我心中对恩师的怀念之情。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四十三年过去了。孙老师,您还能记得我吗?中等身材,四十开外,头发有些花白,目光深邃,皱纹不少,嗓音低沉浑厚,富有磁性,面带微笑,穿着很旧却十分干净的衣服...

风凝千树霜

□ 李娜清晨,推开木门,冷凉的风轻拂面颊,周身迅即就被一阵阵清寒裹住了。许是秋真的深了,放眼一看,霜已凝成。它悄悄地爬上了屋檐。檐上的霜,散淡、闲逸。青的瓦,白的霜,青中泛白,白里含青,透出几分古朴、雅致。鸟儿们,似乎也喜欢这檐上霜。在北方,并不是所有的鸟儿都是秋去春来的。那些留守的鸟儿,比如家雀儿...

潮语称婆母以“大家”现象溯源□池灏

刘万章《广东潮阳的儿歌》(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歌谣》周刊1936年第8期)录:“媳妇绣鞋给大家,鞋顼绣有鲤鱼鸟,鞋尾绣有银鸳鸯。”《潮州民歌》(国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民俗》周刊第9期)录:“一丛松柏倒落坑,行孝媳妇敬打家:提起银瓶温烧酒,提起牙筷挟虾生。(自注:打家,姑也,夫之母。)” 潮汕方言称谓...

生枯柏历□曾楚楠

无中生有、挑起摩擦、事端的行为,潮语称为“生枯柏历”。看似粗鄙,老土,实则很古且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先说“枯历”:古代人始死,立木于庭中,上面横架一木如门,叫做“重”(在木主即神主牌未及雕制之前代以受祭的木)。横木下悬鬲(亦称“历”,类似砂锅的炊具),中盛粥,谓为死者神所凭依之物,葬后始改用木主。亦即...

潮州三字句俗谚□邢锡铭

抆剑窗 潮音:(蚊3声)释:要窜过一定的难关叫“抆剑窗”。嘎嘎滚 潮音:嘎(甲4声)释:人群聚集,声音十分嘈杂叫“嘎嘎滚”。喷的?nbsp;潮音:喷(方5声)释:唢呐,潮州叫“的?rdquo;。“喷的?rdquo;,即“吹唢呐”。渌渌?nbsp;潮音:渌(录4声)眨ǔ?声)...

水吼,人走

  ●指人们白白地坐失机会,错过良缘●  “水吼,人走”这句俗语,是指人们白白地坐失机会,错过良缘。它来源于潮汕的一个民间笑话。相传,昔时有一个潮州姑娘,经媒人介绍和一个北方青年认识,约定翌日到女方家相亲。第二天,男青年如约登门来相亲。姑娘便在门口生了一个木炭炉煮水泡工夫茶迎候。因初次见面,双方较陌...

见破(识透)老婶把嘴

  从前,有一个穷汉子穷得家中无米下锅,已饿得肚子咕吐叫。这天看到邻居老婶的一只半大不小的鸡在地上啄食,并走进了他家。这穷汉子肚饿难耐,便偷偷把小鸡藏起来,准备晚上杀了,一饱口福。到了下午,只听邻居老婶在外面大叫大喊,逢人就问,说她有一只五六斤重的大鸡被人偷了,搞得全村人心惶惶,大家都忙着找回自家的...

网红烤粿条在家也能做

?? 实习生 周樱梓烤粿条,潮汕地区新晋的一种网红街边小吃,其对传统粿条做法进行大胆创新,因馅料丰富、口感咸香、风味独特,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烤粿条大多是街边烤摊的风味美食,地区不同具体馅料味道也不同。其实,如果家里备有烧烤炉,在家也能够动手制作,吃上香喷喷的烤粿条,实现烤粿条自由。需要准备的食材有:...